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

[發展]台灣3D列印發展與方向!




 

 3D 列印會不會掀起第三次工業革命?答案目前不為人所知。現在有一群人正為台灣 3D 列印發展而打拚——工研院在南台灣打造「雷射光谷」,希望替台灣製造產業找到新趨勢。

  目前,台灣工研院成立的「南部雷射光谷育成中心暨試量產工場」,共設有金屬雷射積層製造技術、雷射源、飛秒雷射及雷射加工光路模組四個試量產工場,其中金屬雷射積層製造技術與3D 列印相關。工研院將以雷射研究設施及服務,在上述四項領域內,協助廠商新產品研發的試量產工程。

  3D 列印,它是快速的工具,能夠快速數位製,是大量的客製化市場。 但目前 3D 列印仍然無法大量製造,這也是為什麼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認為 3D 列印只是噱頭,難以等於第三次工業革命。所以,未來 3D 列印的發展重點必得趨向客製化與高價精品,並將之延伸應用於模具/零組件、文創藝術領域甚至生醫(例如:牙齒與骨頭),這在即將於 2025 年面臨人口老化問題的台灣或許又是一個極大的商機。
1211_13_008_select.jpg
3D列印金屬電子產品


台灣現況
  工研院南分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總監曾文鵬說,新成立的金屬雷射積層製造的試量產工場,可以說是台灣3D 列印的試產基地,任何想用 3D 列印生產模具、文創商品、高精密醫材的廠商,都可以先來這裡驗證想法;對於3D列印愛好投入者,免去貿然投資 3D 列印設備的高成本風險,希望在這個工場裡,帶進各行各業的專業技術(設計、模具製造)。

  但是,自造者模式在歐美國家比較盛行,相較於台灣目前停留在尋找應用階段。目前台灣面臨物價飛漲,想要讓台灣商業扭轉趨勢,必須要進行產業轉型。目前當務之急應該趕快找出應用,把想像化為實際,找出適合台灣的 3D 列印創新商業模式

  在台灣,被看好的是金屬3D列印,簡言之,就是用金屬粉末逐層堆疊成形的方式,和使用塑料(PLA、ABS等耗材)的3D 列印方式略有差異。金屬 3D 列印較適合應用於汽車、航太、醫療等精度要求高的高階應用市場。

  身兼東台、東捷科技和東捷雷射三家公司董事長的嚴瑞雄認為,金屬 3D 列印不可能取代傳統的大量製造,「它沒那麼偉大!」3D 列印利用三軸立體噴出物件,一層一層堆砌出來,是一種新的「加法」式加工法,有別於傳統削切多餘材料的「減法」製造法,「但也不能忽視它!」


金屬 3D 列印讓台灣有機會決定設計

  金屬 3D 列印帶來的影響在於,在產品設計階段,讓台灣就開始思考哪些領域可以自己做主設計。嚴瑞雄舉例,各種形狀的醫療器械,也許台灣就可以考慮使用金屬3D 列印技術製造,這就是一個新商機。「金屬 3D 列印,讓台灣處於可以自己決定設計的市場機會!」嚴瑞雄說。

  屬3D 列印具有一體成形、耐度高、重量輕的優點,產品設計師採用此法,可以使產品帶來不同的價值。例如用於航太的零件,過去傳統模具製造方法做出來的零件相對厚重,但使用金屬 3D 列印就可以帶來輕巧的效果。「台灣應該從應用端尋求商機!」

  目前金屬列印的製造大致不成問題,為了讓商品能夠更加精美,例如表面處理、拋光、上色等,讓金屬列印產品更具商品化競爭力。「一旦今天有人設計出很棒的產品,透過台灣積層製造整合的供應鏈,可以很快製造出來,而且快速進入市場,不會花太多力氣!」

節錄自(INSIDE網站-3D 列印浪潮來襲,台灣「自造者」聯盟要走自己的路)

  

2 則留言: